欧美午夜精品久久久久免费视/欧美黄色精品/国产一级A片在线播出/A片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這是仙人JUMP的第377篇】外賣柜和快遞柜
2023-01-27 06:00:36 歡樂點

這是仙人JUMP的第377篇原創

1

不知道有多少人發現了一個問題,很多公司的樓下開始出現了掃碼取飯的外賣柜。

最近越來越多的外賣小哥也不送上門了,直接送外賣柜了。

快遞的模式,似乎要在外賣行業再來一次,畢竟這年頭人力成本太貴了,外賣一單一單送的效率也太低了。

既然壟斷之路不好走,那總得榨出點油來。

外賣柜也不是沒有積極意義,畢竟很多高校,醫院,寫字樓等地方,本身也不允許送進去,全堆在桌子上吧,又害怕別人拿錯本地外賣系統,之前不是有新聞有人靠在桌子上隨手拿外賣白吃了幾個月的飯么。

但積極意義并不能掩蓋商家賺錢的目的。

除非之后降配送費,不然外賣柜等于是同時在欺負消費者和外賣員。

畢竟消費者出了錢沒送到手里,外賣員集中配送后不需要這么多,那么省下來的錢給了誰,就非常重要。

當然,外賣公司想的也不是這么幾個錢,他們的真正目的,是要革電商的命,重構商業模式。

省這點錢,格局小了。

你要知道,外賣柜和快遞柜在基礎功能上實際是沒有任何區別,都是用來臨時存放。

甚至在科技屬性上,前者還要更高級一些。因為還有恒溫的效果,可以讓餐食不會迅速冷卻,而且因為食物原因,消毒的技能點也點了。

外賣對于寫字樓打工人要比快遞更剛需、更高頻,所以寫字樓對外賣的管理也沒有快遞那么嚴格。

外賣柜進寫字樓,和快遞柜進寫字樓,完全是不同的難度。

另外外賣柜可以一個樓一個,快遞柜一個園區有一個就不錯了。

但實際上他們的東西是一樣的。

那么問題來了,如果你是一家寫字樓的物業管理者,如果已經擁有外賣柜,并且這個外賣柜也兼職收快遞,那么,你會接納快遞柜入駐嗎?

大概率不會,小概率會,但要價一定更加夸張。

寸土寸金的地方,有人先占領,就堵死了后來者。

站穩,讓其他人沒有立足之地。

這就是外賣的陽謀,左手提高效率,右手干掉快遞柜。

為自己的電商業務鋪路。

2

外賣業務的核心是什么?是送菜嗎?不是。

外賣的核心本質是,短途,即使,物流。

拆解這個短語:短途、即時。

我們再來看快遞這個業務,快遞是三個鏈條是收件、分揀&干線運輸、派件。

加盟制快遞商就是按照這個鏈條來分配利益,總部只負責中間那個環節,收件和派送都交給了加盟網點。

問題來了,那快遞的最后一公里是不是也是短途?

快遞除了中間環節以外,其實是在功能上是約等于外賣配送的。

區別在于,外賣配送是多對多,點對點,快遞配送是1對多(1個網點),點對面。

這個特性讓外賣的履約能力實質上是優于快遞配送的,但在規模效應上卻弱于后者。

甚至可以說是毫無規模效應。

畢竟外賣你不能給送餐員第二單半價。

一個經驗豐富、熟悉路線的外賣員最多同時可以接五到六單,因為你需要交付完一單還要繼續一單。

外賣配送的核心優勢不是短途,而是"即時"。

"即時"意味著哪怕兩個人同時叫一家商家的同一款肉夾饃,但如果這兩單之間隔著半小時先后產生,那也極大可能是兩個外賣小哥來配送。

所以,如果足夠數量的消費者都被迫接納了外賣柜之后,會發生一個神奇的改變。

外賣小哥在去商家的路上需要一個時間,在這個時間段內產生的所有去向某一處外賣柜的訂單都會匯集到那里。

外賣就會從一個多對多進化成一個多對1的模式。

咦,怎么肥事,突然就有了規模效應了。

所以有了外賣柜以后,外賣小哥突然變身超級賽亞人。

據說現在有成熟的外賣員已經可以同時接15單了。

沒想到賽博朋克竟在我身邊。

小丑竟是我自己。

3

當外賣有了規模效應后,這事兒就比較好玩了,物流公司們也就要開始頭疼了。

我先帶大家回顧一下現在的互聯網格局。

移動互聯網時代最明顯的變化是所有互聯網公司都想做交易了都不想賣廣告了。

做一個抽稅者要比一個賣廣告的體面多了。

從羊毛出在豬身上讓狗買單的商業模式進化成羊毛出在羊身上、讓豬和狗都買單的交易抽傭模式。

衣食住行四個高頻交易活動中,外賣占領了衣食住行里的食,出行公司占據了“行”。

至于剩下兩個,信息中介占了一個"住",電商平臺占了一個"衣",這都是在古典互聯網時代就已經完成的地盤瓜分。

各領域都已經誕生了頭部玩家,大家已有的故事都講的煩了。

下一波的增長,只能是蠶食別人。

于是出行公司不但開始做社區團購,也開始灰度測試需要快遞的拼團電商業務。

掌握流量的短視頻公司同時向本地生活和電商的戰場里開炮。

而原來專注本地生活的外賣做起了自營的社區團購業務和拼團電商。

一句話概括,所有巨頭都開始做實物電商了。

而電商需要物流基建本地外賣系統,需要一個具有規模效應的配送系統。

而想要染指電商這塊超級蛋糕的玩家里,只有外賣擁有一個現成的、可以改造成具備規模效應的配送系統。

他們什么都有,只需要一個能夠讓配送形成規模效應的工具。

快遞柜,就是最后的拼圖。

4

做一個什么都賣的電商平臺實在是太有誘惑力了,無邊無界的交易體量。

天花板高到離譜,社會零售消費總額就是上限。

幾億人每天的交易,令人垂涎三尺,哦不,是垂涎三丈。

電商是一個人、貨、場三要素的組合。要看清楚這個先后次序,人在前,場在后,貨在中間。

所謂的人,就是潛在的消費者。在互聯網話術體系里,人也被冷冰冰地稱之為“流量”。

做電商平臺首先得有聚攏消費者的能力,讓大家都過來買東西。如果自己沒有制造流量能力,就需要不斷四處買流量引到自己平臺。

但實際上,在電商基礎設施不太完善的時候,“人”這個要素反而是最不重要的。因為"人"可以買,"貨"和"場"是買不來的,只能吭哧吭哧自己搞。

基建是核心競爭力,但基建需要時間。

在十年前,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公司是某度,它擁有最多的流量,但依然做不好電商。

掌握著海量社交用戶的鵝廠同樣也沒做好電商,先是收購了易迅和京東,后來自己也下場直接做,沒有任何卵用。

流量重要嗎?重要,但貨和場的基建沒興起的時候就沒那么重要。有了基建以后,流量是加速器,流量是杠桿,但沒有基建的時候流量僅僅是空中花園。

沒有本金,杠桿有個卵用。

本金是1,杠桿是0.

沒有前面那個1,多少個0也沒有意義。

淘寶、京東以及無數垂直領域的電商們做的是貨和場的工作。

今天已經習慣網購的朋友們可能不清楚十年前仍然會有大量的人不相信網購。

在移動支付沒有興起之前,快遞網絡也沒有今日的發達,首先是要搞定“貨”和“場”,讓大家相信“網購不是騙人的”“網購不是虛擬的”。

就像潘子說的,互聯網都是虛假的。

這里面水很深,你們把握不住。

你要能搞定貨,要對各種商品品類的產業鏈的認知和熟悉,能拿到最便宜的貨,有對上游的談判能力。

古早互聯網時代有“電商重運營”的說法,就是指這個。

產業鏈上細碎的東西多、坑和雷都不少,每個品類有每個品類的貓膩和陷阱。

你還得負責把交易過程變得潤滑,讓大家知道這是賣東西的地方、建立心智,知道你這里這個最便宜,然后做好客戶、售后和配送。

買家投訴了有客訴部門處理,發貨了有物流面單可以跟蹤保證交易真實性,當然最重要的是做一個擔保交易系統。

基建搞好之前,是"場貨人"。

基建搞好之后,才是“人貨場”。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真理是:誰掌握了流量,誰就是爸爸。

只要在微信群里發鏈接就能產生交易,只要在抖音上掛個商品鏈接就能做電商。

搞明白這個邏輯之后,就能懂為什么互聯網巨頭想法設法要搞流量,要拉新促活了吧。

一個個的,都爭先恐后當超級APP。

都是錢。

5

從用戶心智和已掌握的技能點來看,最適合切入電商的仍然是外賣行業。

電商的本質是商家-平臺-物流-用戶。

這和外賣是完全一樣的,飯店-平臺-騎手-用戶。

甚至于流量都是現成的,在所有交易活動中,外賣就是最大的流量制造機。外賣不是剛需,但吃是剛需。

然后資本通過補貼,把外賣也弄成了剛需。

隨著流量越來越貴,自己生產流量才是真正的大佬。

高頻的外賣讓平臺成為一個流量富礦,外賣的日活要遠比傳統電商(單指貨架電商,不包括直播電商)的日活高得多。

外賣帶來的流量還不夠,還有各種共享單車之類的流量制造機,賺不賺錢無所謂,只要能夠生產流量,就是好孩子。

畢竟流量本身就是有價的。

如何激活這些流量的價值?除了給高利貸和垃圾手游打廣告,電商才是終極答案。

這時候前面說了,交易需要基建。

正在瘋狂鋪設的外賣柜,就是這個基建。

所以外賣公司們正在做的,是左手鋪設基建,右手制造更多流量。

既然你可以點外賣,為什么不能買礦泉水?為什么不能買大褲衩?為什么不能買電風扇?

電商最好的體驗不過是次日達或者上午點晚上達。

而外賣平臺,可以做到30分鐘達。

只要價格一致,沒有道理不搶占電商的生意。

速度的量變,就是會產生質變。

上有超級流量池,下有一個超級配送系統,外賣有可能會讓電商的形態發生一個革命性的變化。

快,有時候也挺好。

6

現在看,外賣確實是無限游戲。

無限游戲1.0版本就是指擁有了高頻的日活之后,可以順帶做所有低頻的交易。

酒旅是低頻交易,所以外賣平臺殺入了OTA市場,并很快成為間夜第一。

打車是相對外賣的低頻交易,也搞。

這一切都建立在"外賣是一個高頻的需求"的基礎上。

再次強調,外賣不是剛需,吃才是剛需。

外賣只是吃的一個形式,做飯也是吃的一個形式。那么做飯所需要的生鮮食材購買同樣是一個高頻的日活,而且隨著外賣價格的高企外賣滲透率幾乎到頂,生鮮購買是唯一一個增量的高頻需求。

高頻帶來流量。

以生鮮為主要品類的社區團購,對外賣平臺來說同樣是不得不做的生死線業務。

如果一二線居民習慣了到家配送的生鮮電商、三四線居民也習慣了自提預售的社區團購。

那么外賣平臺會失去流量的源頭活水,外賣交易。

不做社區團購,平臺失去的不僅僅是增量的gmv,而是原有gmv的減少。

免責聲明: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以及網友投稿,本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排版、編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本站文章和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及時聯系本站,我們會盡快為您處理。

歡樂點

留言咨詢

×

掃一掃關注,獲取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