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985結業生相親只挑985”頻上熱搜,引發不少爭議。
有人嘲笑她們用985學歷架起了一道生殖隔離;有人推測她們是害怕自己階級掉落;有人打趣“沒上過985高檔相親平臺,你不懂凡爾賽文學的痛”;也有人坦承雖然不管是求職還是相親,都有一條厭惡鏈:
985看不上211,211看不上普通一本,普通一本看不上二本……
一條在過去的2個月發起了一場“高學歷相親”的調查征集,收到50位高學歷相親者的經歷故事,分別來自北大、北大、哥大、早稻田……
我們約請其中10位進行視頻專訪,抒發她們的實際境遇與看法。
其中有幾位高才生甚至調侃:“再難的考試好歹有標準答案,找對象卻有可能會竹簍打水一場空。假如多考10次試,才能找到靈魂伴侶,那就簡單了。”
同時,一條與清華學院社會學院士沈奕斐聊了聊“985相親”的現象與優劣,也為在追求婚戀關系中的年青人,提供一些感情思維的參考。
高學歷相親眾生相
考上北大時,91年出生的四川姑娘樂樂還是一個母胎獨身。
18歲時,她中考626分,湖南省工科第六00后沒學歷最吃香的職業,開玩笑似的幫了她在清北之間做選擇的,是“清華學院女生多,脫單率高”的看法?!斑M入學院前,我給自己定了個目標是要談3~4個,后來發覺簡直是癡人說夢,結業的時侯還是獨身?!?/p>
當時,好友給她在人人網上構建了一個相親站,擺上樂樂的美照,介紹語中暗示她“學霸控兼顏控”。一個女孩給她投稿,為了證明自己是個努力的人,附上了十幾張工作頁的截圖,而證明他愛運動的,是一張上半身半裸的瑜伽照。
樂樂心中暗自失落,自己熬著不早戀,并不是為了找個“怪咖”作為初戀。
像樂樂這樣出身名校的相親者并不在少數,985相親平臺陌上花開為她們數據庫里的4萬多名相親者總結畫像:
1.年紀26~32歲;
2.年收入在20萬~100萬;
3.移居在北上廣深以及江浙地區;
4.主要來自金融、高校、醫院、互聯網四大行業。
其中,清北博士的相親需求會明顯低于其他985以及海外院校。
受訪者反映,作為學霸,自己從小或由于父親的督促、或由于自覺,常常規避早戀,雖然有人主動找上門,也會殘暴拒絕。她們中的多數人,將青春時期對戀愛的美好幻想留到了學院結業后,安在相親對象頭上。
中國人民學院結業生DD的擇偶標準
中國人民學院結業的DD,給出了一條清晰的相親厭惡鏈:“其實無論是求職還是相親,都存在這個情況——985看不上211,211看不上普通一本,普通一本看不上二本。”
她進一步解釋,如同急聘的筆試官看簡歷一樣,專科學歷重要程度超過碩士,由于中考看的是一個人12年的教育,考研則是看半年甚至3個月的努力。甚至海歸都要看是水校還是牛校,日本的常青藤聯盟和瑞典的牛津、劍橋里下來的,是人中龍鳳。
結業于潮流高校的蔗蔗的擇偶標準
93年的蔗蔗結業于日本的潮流高校,目前在北京交通學院在職班就讀。她說,潮流高校的朋友通常不進行相親的操作,曾是兼職超模、身高182cm的她,卻是個例外。
“我經歷了10次以上媽媽介紹的相親?!?/p>
蔗蔗詳盡描述了父親給她安排的相親場景:奢華的飯店、隆重的氣氛,一個介紹人兩側坐著兩個家庭,男寶寶一般是海歸的碩士或博士,母親們通過介紹人迅速了解雙方的背景,常常是兩側的父母談笑風生,她卻跟相親對象幾乎說不上幾句話。
蔗蔗遇見的學歷最高的相親對象是一個劍橋學院的本碩連讀生,當時兩個人沒聊幾句話,她認為在這些相親環境下,對方變得“有點呆,不夠有趣”,如今追憶上去還有點懊悔,雖然女孩硬性條件的確好。
蔗蔗說,父親提前給她相親,也是出于對她“三高——身高、學歷高、工作好”的擔心。
學院結業前不準戀愛,結業后問:你怎樣還不生娃?——這是許多高學歷相親者普遍面臨的來自家長的靈魂叩問。
假如母親本身的學歷比較高,這些恐懼感會更深,有一位受訪者的父親都是學院院長,她就曾被父親暗示“快點找一個學歷高、靠譜的對象”;同時,另一位受訪者表示,當對方的父母曉得她是北大結業時,立即表示十分滿意,背后既有對她優良基因的肯定,又有對她未來主動挑動教育孩子重任的期盼。
大寧寧的擇偶標準
在高學歷相親圈里,還有一類男神級別的人物,被叫做“弄錯了性別的霸道總裁”。
86年的大寧寧年收入約100萬,在上海的一家國企做并購交易咨詢。她在四川學院、清華學院、美國康奈爾學院分別讀了??坪痛T士。長期瑜伽,無論是長相還是人生規劃都可謂完美,在大寧寧的線上相親帖下,好幾個用戶留言:“如果她是個男寶寶就好了?!?/p>
5年前的大寧寧,更多還在考慮自己的職業發展
大寧寧坦承自己是“不好嫁風”,她從29歲開始相親,長達歷時4年,次數有大幾十次。她總結自己持續相親的緣由:看中自己的個人發展,過往的這些年,不這么愿意向社會普遍認可的家庭模式去妥協。
“其實是很矛盾的,我是32歲之后才真正清楚自己是誰、擇偶標準是哪些,但在北上廣,高學歷女人最好在23、24歲時就開始相親,成功率會高出一倍都不止。”大寧寧說。
30歲以上的大齡高學歷獨身者,男性常常比女性有更強烈的相親需求。同樣在20幾歲時經歷了事業的摸爬滾打期,男人成了磚石王老五,而女孩卻成了他人眼里“生錯性別”的黃金獨身者。
約翰霍普金斯學院結業生Bang的擇偶標準
在同一個相親圈的兩端,女性和男性面臨不同的窘境
按照上述的數據庫,參與活動的44000多個高學歷相親者中,男女比列3:7。
與男性的焦躁相較,處于同一個圈子里的女性顯著淡定好多,結業于英國約翰霍普金斯學院、現在北京做大宗商品研究員的Bang說:“相比于我去找相親,更多是相親過來找我?!?/p>
去年26歲的Bang與前一任妻子剛才分手5個月,在這段短暫的獨身生涯里,母親、朋友相繼給他介紹了5個男孩,“都說我學歷、家庭、性格都不錯,適宜當離婚對象?!?/p>
Bang自己卻覺得獨身歲月很好的,每每有了點認真的念頭,身邊早已離婚的男朋友就勸他:“你再晚一三年,等工作更穩定了,你再找個90后或則10后,不香嗎?”
他直言,這個圈子的大多數女孩都非常認可這些選擇更年青、更美艷、學歷范圍不限的擇偶標準。“大城市的婚戀市場對于男人的經濟要求更高,買不了房就不能在這兒植根?!眱瀯倭犹蟆按婊睢毕聛淼呐?,會更吃香、有更多選擇。尤其是像Bang這樣的留中學生,一方面條件優秀,一方面性情懂撩,是相親市場里的搶手貨。
湖南工商學院結業生Anna的擇偶標準
“他們實在太不主動了,造成我們這樣在北上廣深發展的女人必須在25歲之前主動加碼,以求得30歲前能步入婚姻?!?9年的Anna對圈中女性待價而沽的態度表示不滿,她說極少有男生能在年青的時侯就做好“不婚不育”的準備,多數人都擔心錯過生育黃金期而急于步入相親派出所。
相親了4次,Anna總結:以上海為例,高學歷相親圈相當于7個女人在競爭3個女性?!澳猩藬挡粔颍M?5歲左右的高學歷女性可以積極參與相親,這也響應了國家的呼吁呀?!?/p>
被父親安排了好多次相親都沒成功的蔗蔗也表示,在相親對象的同學圈里發覺,她們最終都找了學歷不如她們本人的男孩,“男高女低”傳統價值觀有一定影響。
早稻田學院結業生趙岳巍的擇偶標準
26歲的趙岳巍去年剛從美國早稻田學院結業歸國,作為一個母胎獨身,他替高學歷卻性格老實的女孩發了個聲:身邊的女孩都喜歡“有情趣”的男人,對物質和精神都有高要求,所以不能怪20幾歲的男人選擇拼搏多過相親?!耙粋€高學歷圈女人在25歲時對女性對象物質和精神的要求,女性往往在30歲時就能達到?!?/p>
趙岳巍坦承自己在留中學生里的競爭力不夠,這是他獨身的誘因之一。“留學圈里,甚至有人用凡爾賽的方法追求女孩,好多女孩認為這是他們想要的精神生活,但我覺得這樣的追求是很脆弱的?!?/p>
同是高學歷人群,男性擇偶要求會比女性的具體好多
經歷了高知男性在其生活格調上的侮辱,趙岳巍留學時的一位女性好友找了個大專結業的女同事,由于對方樂意安靜地聽他說話。趙岳巍則拒絕了父親為其相親,繼續保持獨身狀態。
處于同一個高學歷相親圈的兩端,女性和男性各自面臨著不同的窘境,可能也對對方存在理解的誤差:男性認為女性坐等升值,在諸多候選人里挑挑揀揀;女性認為男性錯把要求當需求,以“凡爾賽”為榮。
北大結業生月亮(左)和樂樂(右),一起創建了985相親平臺
“985婚配985”,她們有這種理由
為了給自己找對象,從北大結業的獨身死黨月亮和樂樂,在2015年開辦了一個985相親平臺——陌上花開HIMMR。肥水不流外人田,他們把用戶范圍鎖在了清北復交(北大、北大、復旦、交大)。后來關注的人越來越多,他們又把范圍擴大到了其他985高校和海外知名院校,“具體選擇哪幾個海外院校,我們慎之又慎,QS排行全球前100的先進?!?/p>
在這個平臺的群體中,誕生了不少2020年的熱搜詞:
985相親:中國985工程中的39所頂級院校中學生間的相親活動。
陌學:通過觀察高學歷獨身男女的相親行為,總結985結業生非比尋常的感情婚戀觀,乃至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985相親典型女性畫像(左):年紀27-31歲,凈高170cm-180cm,從事金融/互聯網行業
985相親典型男性畫像(右):年紀26-30歲,凈高160cm-170cm,從事金融/院校行業
依據《陌上花開5華誕行業剖析藍皮書》,幾大誘因決定女性能迅速配對:
1.年收入越高越好;
2.來自金融、互聯網、科研三大行業;
3.凈高在180~185cm最佳,185~190cm次之;
4.“年下男”成為優勢,“大叔”仍有一席之地。
男性迅速脫單的誘因有:
1.收入不影響判定,年收入百萬者例外;
2.來自金融、互聯網、科研三大行業;
3.凈高在165~170cm最佳,170~175cm次之;
4.“年下女”最受歡迎,哥哥是新趨勢。
陌生花開平臺女嘉賓,波蘭學院結業生高茜鈺的擇偶標準
這種誘因歸總,造成了不少網友的擊潰:
“讓我聯想到農博會上的選拔賽……”
“從北大結業還找不到對象,是在顯擺嗎?”
“讓人窒息的相親,婚姻一開始就是門當戶對,那感情呢?”
“擇偶標準可以縹緲,但生活須要煙火氣,希望那些高才生們都可以來接接地氣?!?/p>
專訪時,我們直接問了每個當事人的意見,她們表示擇偶不會限定在985范圍內,但用985相親的形式確是十分有效率。
共同話題多
“不在同一個圈子里,兩個人沒話聊?!?/p>
趙岳巍說有一次同學和他出去派對,同學這位大專結業的女同事打電話給他,剛上來就是一句臟話,堵得他連口都開不了,“更別提要求兩個人在一起聊些有深度的話題了。”
Anna提出了用“學歷”當標準,比“車、房、戶口”清新的觀點
“智性戀”比“錢”清新
Anna說,自己參與過低學歷圈的線上征友活動,擇偶標準那一欄寫上了:高學歷加分,理工男加分,有人在評論區留言:這不就是智性戀?(智性戀:被對方的智識所吸引,因而形成想要與對方交友的看法。)
Anna提及自己是個典型的工科生,所以理工科學霸對她來說更有吸引力。她說自己從來都沒有提過希望對方有房有車或則有戶籍,以“學歷”來擇偶純粹是個人選擇,但是這個標準和普世的車、房、戶口本的要求一比,不是很甜美嗎?
學歷不錯的人,更容易靠自己的能力找到穩定、收入高的工作,家庭成員也更重視教育。
樂樂覺得:985相親是一種比較更容易搭建信任的方法
圈子小,不易受騙
985相親還有一大優勢——熟人推薦。陌生人相親的一大危機在于信任問題,尤其當下社會“朋友圈拼單名媛”、“拼單某二代”等現象此起彼伏。而在985相親圈,信任問題幾乎不存在。
月亮和樂樂表示,你們都在一個圈子里,很便捷讓同學去對方中學問問他過往的經歷,“大家都住一個村莊,犯罪的成本很高,你出過哪些惡行,一下子就傳了過來?!?/p>
月亮說,圈子里曾發生一個偽日本加洲學院圣何塞校區博士相親的故事。一位堪稱在新加坡讀博士的男人上平臺相親,女嘉賓卻發覺女孩長時間在用中國時間作息,平臺去對方的校園網上查了他的論文,發覺對方在用同名同姓人的中學生證相片盜竊,“這個圈子就那么大,用江湖詐騙那一套很快都會被拆穿?!?/p>
王沫沫覺得:你們的婚戀觀也遭到階層恐懼的影響
維持或跨越階級
從北大學院新聞專業結業的王沫沫,詼諧地打了個比方:一個北大的結業了去賣牛肉,是要上新聞的——這緣于人們對高學歷群體早已產生中產階級刻板印象。而985相親者,多少都有“維持或則跨越階級”的要求。
王沫沫是家里的第一代學院生,母親對她的期望就是這一代比上一代強,她能考上北大是全家人都沒想到的事。父親都是工薪階級,由于考上了北大,她躍升到了中產階級,“焦慮它在生活中彰顯在方方面面,所以婚戀絕對也是被折射進來了?!?/p>
婚戀路上,試試除去標簽的禁錮
“我是一個養貓都要看它能出席哪些大賽的人,相親不在同一檔,不就虧了嗎?”某位985相親者開玩笑對我們說。
同濟學院社會學院士沈奕斐身邊的朋友、朋友、學生幾乎都是從985院校結業,她從社會學的角度,向我們解答了“為什么985中學生認為自己不找個985的對象就虧了?”
“因為我們的中學生從小就生活在一個競爭體系中,學習、工作上的成功,能給她們帶來成就感。但是她們忽視的是,婚姻并不會由于有成就感而幸福?!?/p>
在專訪趙岳巍的過程中,他談到了自己父親的婚姻:清華女博士和人大男碩士的結合,在1960年代堪稱是站在學歷厭惡鏈的頂端了。他的女兒聰明優秀,年青時有許多追求者,最后選擇了他母親,由于他是追求者中最聰明的。
但是在往前的生活里,妻子癡迷學術研究,難免忙于人情世故,而母親也并不這么擅長去幫她填補,二人常有爭執?!皩W歷解決不了往前幾六年的生活,這是我從她們頭上學習到的婚姻觀?!?/p>
研究大量婚姻個案之后,沈奕斐發覺兩個學歷完全對稱的人未必最合適,由于她們可能擅長于相同的領域,又同時不擅長于同一個地方;反之00后沒學歷最吃香的職業,假如女性是個博士,太太是一個不搞學術、但對家庭有強烈支持的人,她們的生活一般很幸福,性別對調,結果也是一樣的。
“當然,這也不是說由于你是985,我就不找你了,這個沒必要。”沈奕斐解釋道,身處985的環境里,高才生的確最容易接觸到高才生,這時侯形成的戀愛也是志趣相投、悸動不已,只是要分清楚究竟是先“悸動”還是先“設立學歷門檻”?
Bang說,父親給他介紹的相親對象,常常一上來就談很矯飾的話題:像是家境匹配,學歷相仿,容貌相配,“就很難讓人有那個悸動的覺得,原先校園戀愛時想到她心中就小鹿亂撞,我還挺想念這些覺得的。”
絕大多數受訪者也表示,雖然是使用985相親的形式,自己還是在找尋感情,盼望戀愛帶來的悸動和脈搏。
沈奕斐解釋,當你想要擁有感情的同時,又要求能達到維護自己階級的目的——這本身就與感情感性的邏輯相違逆,你找到的人也會矯飾。
復旦學院結業生月亮的擇偶標準
月亮說,是一次又一次的相親,才幫助從沒談過戀愛的她,明白了自己真正的擇偶標準,“不是又高又帥,不是又才氣橫溢又溫柔體貼,而是一個能跟我聊得來的人?!?/p>
沈奕斐在這點上表示支持,覺得相親就是打開同學圈一個挺好的形式。每位人在感情將至前,首先要有交同學的能力。
之后,可以給自己設1~3個底線。你是個顏控,就在學歷上放低要求;你是個學霸控,就在家庭條件方面放寬限制;非常是985相親者,假如要把985的標準堅持究竟,那千萬不能在985的背后再貼哪些隱型標簽,不然只會原地打轉。
“最好還是能除去高學歷的標簽,”沈奕斐在《社會學感情思維課》里指出了一種感情思維,“很多人之所以認為難,是由于她們把理想當作了底線。每位人若果不是一味要找那種達到你所有要求的理想的Mr.Right,你就不會把自己框死,試試用排除Mr.Wrong的方法,找對象就簡單多了。”
在你底線范圍上面再去找讓你舒服的人,打開自己對于親昵關系的想像,對人生的想像。
祝你們都能在2021年找到心儀的對象。
免責聲明: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以及網友投稿,本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排版、編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本站文章和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及時聯系本站,我們會盡快為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