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韋去年28歲,此前在北京送了兩年外賣,屬于“跑單王”的級別。大概在一個月前,他從這個行當離開了。
最主要的緣由,是疫情過后收入減低。
我曾經一個月能跑1000多單,收入過萬,但去年疫情之后,點餐的人也少了,注冊的騎手數目多了,接到的單量就少了。我不干之前,每位月只能跑600-700單了。”
對于外界深度關切的“訂單超時”問題,在小韋眼里卻算不上太嚴重的問題。
路熟的話,通常不怎樣超時,我曾經一個月1000多單時,超時的單子大約在8-10單。主要受天氣影響比較多,有時一個雷雨天就超時七八單。”
目前,外賣平臺的騎手分為專送與眾包兩類。“專送”是隸屬于配送站的全職騎手,以好評率和準時率作為考評標準。“眾包”則是兼職騎手,不受差評和投訴影響,但超時配送費直接扣一半。
作為專送騎手,小韋說并不是一超時都會扣錢。最終是要看月度準時率,乃至整個站點的準時率的。小韋自己并沒有由于超時問題而被罰過款。
有的站點要爭取四星站點,這么對騎手送單準時性的要求會相對高。有的站點比較‘佛系’,這么對騎手的要求就回落。”
小賈是一名眾包騎手,日常主要在徐家匯一帶送外賣。
談及超時問題時,他直言假如送單不及時都會被扣錢,但這個問題也只在自己還是個菜鳥期間困惑過他,
第一個月零零碎碎加上去扣了100多元,路線跑熟了就很多了。”
他說,當騎手同時接下不止一單時,系統的送餐時間會相應地延長一點兒,惡劣天氣時間也會延。
對于餓了么明天新提出的新增“我樂意多等5分鐘/10分鐘”按鈕功能,小賈表示了歡迎:
那其實好,但也只是多了個選擇按鍵,最終還是要看有多少客人樂意點。”
小韋和小賈都說,雖然對于好多不懼辛苦的外賣騎手來說,最怕的是差評投訴,
吃一個差評就要被扣幾十塊錢,申述都沒用,只能自詡倒霉。
違章很“無奈”,300米的路不逆行得繞行1.5公里
盡管小韋和小賈都沒有感覺送餐時間“緊到難以呼吸”,但在談及交通違章問題時,她們表示——“無法防止”“無可怎奈”……
2年前的春天,周到記者曾在縣城的兩個路口實拍外賣騎手遵循交通規則的情況,兩段30分鐘視頻中,每位路口僅闖紅燈的送餐員都有50多位,平均半多分鐘就出現一人闖紅燈。而除闖紅燈之外,逆行、在人行道上行駛、行駛速渡過快等問題也不罕見。
小韋表示,有事急著送單,逆行實屬無奈。
有時侯很近的距離,完全遵循交通規則的話就過不去,就要繞行。比較夸張的事例是,300米的距離,繞一下要1.5公里這樣,你們都不會去繞,就逆行一下。”
小韋提及的這一路段是在江月路和浦星道路向東附近。這是一段單行道,通向一個小公寓區,上面點餐的人好多。逆行一下就300米,但若果不逆行,在周遭綠化帶的阻撓下,要避開好幾倍的路程。
這些“老油條”式的操作,在為她們爭取了時間、確保絕大多數單子不會超時之余,無疑也降低了安全風險。
■晨報資料圖片
小韋說,做外賣騎手掙的就是辛苦錢。
那篇長文說,騎手不在意自己身體只在意送餐有沒有超時,雖然誰會不在意自己身體呢?
只是做這行,你們年青不怕賣力氣,只怕賺不到錢。”
消費者開懟
我愿多等5分鐘,你愿少掙5塊錢么?
對于送餐遲到這件事,不少客人表示不介意。
騎手送餐很辛苦,我也沒有這么急,晚點也不要緊。”
搬去閔行塘橋鎮的倉男士平常常點外賣,也遇見過送餐延時的情況,不會考慮投訴。
遇見過各類情況,接到騎電筒話說啤酒灑了要賠我錢,或則商量須要延時之類的,我都同意也不會要她們的錢。之前天氣熱的時侯,騎手來送餐我還給她們塞瓶啤酒,都不容易。”
然而,也有客人堅持“原則”。
一些生活類峰會上,不時能看到點外賣相關的討論外賣騎手最怕什么投訴,例如“外賣遲了一刻鐘,我要求退單,我做錯了嗎?”常造成熱議,有人表示“按規則做自然沒錯”,也有人表示“不近人情”。
明日下午,餓了么宣布將發布新功能:在結算付款的時侯降低一個“我樂意多等5分鐘/10分鐘”的小按鍵。
對此,網友反應不一。在一則有三千人參與的“你怎么看待‘多等5分鐘’功能”的投票中,覺得“人性化”和“把責任轉移給消費者”的人數穩居前兩位。有高贊評論覺得,歸根結底是要“平臺少扣點騎手的錢。”甚至有人表示:“我樂意多等5分鐘,你樂意少掙5塊錢嗎?”
白領劉小妹在此問題上是個“中庸派”。她表示讓消費者來選擇“愿不樂意多給5分鐘”,可能會讓一些人認為不點的話自己當了“惡人”,背負了毋須要的心理壓力因而指責此舉。而比起這點,自己更擔憂消費者樂意多等的5分鐘/10分鐘,會不會出現騎手多接了一單,或則“本來要給你派送,由于你樂意等,結果先派他人了”等事與愿違的情況。
餓了么:努力讓騎手成為這個城市的一份子,得到更多的理解
在消保委昨天晚上舉辦的“2020重慶線上生鮮平臺消費評價”上,外賣平臺被媒體問及此事,進行了回應。
餓了么相關負責人表示,平臺的即時配送基于一些技術,才能解決一些問題,并且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
我們只能是盡可能地用技術來提供更好的服務。具體到外賣配送以及生鮮的配送問題上,它涉及到一些比較復雜的場景,例如說雨天等天氣的變化可能會影響配送員的效率,以及早晚高峰時間對橋面的情況的預測,那些都是須要考慮的問題。”
該負責人表示,在這個過程當中,會對配送的過程以及接單的范圍作出相應的調整。譬如說當有降雪天氣的時侯,會適當縮小一些店面的接單范圍,為的是讓店面不要爆倉。
我們也在想好多的辦法,提高外賣小哥的職業榮譽感,提高她們的歸屬感,讓她們真正覺得到她們是這個城市的一份子,才能得到更多的理解。”
多讓騎手發聲,不要一差評就扣錢
在騎手、平臺和消費者三方之中,外賣“越送越快”這件事,無疑對平臺和消費者有利,而和騎手希望多賺錢的本意也并不矛盾,這也許就是“算法無情”的真相,犧牲的則是騎手的淚水操勞和交通安全系數。
平臺說送餐時間縮緊,是為了讓消費者更快地享受到餐點,進而提高用戶粘性;但事實上,大部份消費者卻并不介意送餐超時。
還有一些消費者以平臺規定的送餐期限為由,或由于其他等等理由投訴給差評,成為騎手們“最擔心”的存在。
騎手們之所以“最擔心”,大約也和申述渠道不通暢有關。她們為每一個訂單疾馳,顯然是由于不曉得哪一個超時的訂單會招來憤怒的差評,驟然而至的就是她們不能承受的罰金。
在更多理智的消費者看來,平臺不要一味迎合消費者,多給騎手一點發聲權也很重要。
投訴差評有各類各樣的緣由,有些是騎手工作沒做好,但也不排除有些客人就是無理取鬧,似乎可以安排一些專員來處理這種問題,雙方的說法都聽聽外賣騎手最怕什么投訴,再決定怎么處理。
一有投訴就扣騎手錢,肯定不合理,假如騎手不這么懼怕消費者的投訴差評,其實她們在路上的時速也能慢出來……
免責聲明: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以及網友投稿,本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排版、編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本站文章和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及時聯系本站,我們會盡快為您處理。